返回首页

秦汉时期的穿衣风格(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

来源:www.fuzhangcheng.com  时间:2022-12-10 21:32   点击:274  编辑:澹台堂   手机版

1.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

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

《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朗楚军仍以皮甲为主。

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捅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

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

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

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

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是革、札结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甲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平直齐腰。

秦捅坑没有出土盔、盾,但据古文献的记载,秦军早就有盔、盾装备。

2. 秦汉时期服饰文化内涵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朝的男性服饰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秦朝的女性服饰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3.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住。商代遗址中出土过许多骨质的发笄。

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有哪些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朝的男性服饰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秦朝的女性服饰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5. 秦汉时期服饰文化小故事

商代服装的特点:上衣下裳。

周代:深衣。

特点:右衽(衣领自左系向右),上下分裁,然后缝联,使衣裳相连。

形式有用料12幅,款式运用规、矩、绝、权、衡5种原理。

春秋战国时期:

襦裙,续衽勾边。

秦汉时期:

汉代服装以袍为主,丝履,锦绣衣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少数民族影响服装风格。

男服以袍、衫为主,宽袖大衫。女服为深衣。

裲裆:男女通用,布帛质地,前后两片,一当胸,一当背,肩部皮搭襻相连,腰间系皮带。

北朝在服装改制时也吸收胡服的长处。

隋唐服饰:

男装:幞头、袍衫、乌皮靴:

幞头:巾子——裁出四个角,两个向上扎起,两根下垂,有硬衬固定

初唐、中唐:下垂

晚唐、五代:演变成硬翅。

袍衫:用色彩区分等级:天子:黄 (唐朝开始,黄色为帝王专用颜色)

三品官员:紫

百姓:白

袍下施一横襕,象征上衣下裳。

乌皮靴:借鉴少数民族。

女装:半臂襦裙、大袖衫、纱罗、披帛

披帛:置于女子肩背之间的轻质罗纱披带。

女子喜着男装。

胡服:泛指中亚、西亚服装。

宋代:男装:幞头、束带。女装:禙子

辽金元服饰:

元:男子:四方瓦楞帽

辨线袄:盘领、窄袖,腰间有密褶,腰围宽阔

女子:贵族妇女:顾姑冠

套裤

明代:龙袍作为帝王专有服装。龙:很多种动物的结合体。

蟒衣 飞鱼服 斗牛服

官员服装:补服(补子)

女子服装:比甲(最早产生于元代):无领、无袖对襟马甲,在明代形成风气。

清代: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马蹄袖的袍、马褂、马甲。

马褂:领多为圆形,平袖口。

马甲:也叫坎肩。

汉族妇女仍旧沿袭明代特点,比甲。

古埃及时期:太阳神——褶裥

希腊服饰:比较讲究简洁,用天然褶裥体现动态美。

古罗马服饰:土尼卡

托嘎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一些人工造型的非自然的形态。

17世纪下半叶——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装,大量花边、缎带、蝴蝶结。

18世纪:庞波多夫人 罗可可风格

18世纪下半叶:新古典主义,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服装特点:不裁剪,披褂,不缝制,用别针固定,体现等级。

服装风格:

指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设计创作的个性。它表现在服装作品的各个要素中,如款式、纹样、面料、色彩、制作工艺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既是设计师个人的作品,也是某个时期服装流行的代表。

托嘎:

古罗马时期的服饰,它为半圆形的羊毛织物,穿着方式为包缠型,有边饰花纹。其边饰色彩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有关,罪犯、奴隶不准穿着。

巴洛克风格:

法国十七世纪的穿着风格。巴洛克的原意为“不圆的珍珠”。其特征为不规则的,扭曲的,长短不一的,具有动感的。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上都有巴洛克风格的表现。表现在服装上为使用大量的花边、缎带、蝴蝶结,色彩绚丽,装饰繁琐,具有夸张的风格以及动感的效应。男子服装粗旷,装饰繁多,夸张而动荡。

罗可可风格:

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风格。原意为贝壳状的小沙砾。其特征为喜用“c”形、“s”形和螺旋形、波浪形的曲线。装饰纤细精巧,色彩华丽和谐。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有表现。在服装上表现为男女老少都喜欢用缎带、花边、蝴蝶结做装饰,衣袖有瀑布式的装饰,裙撑硕大,裙面有香肠结,缎带蝴蝶装饰,色彩柔和。

罗可可的风格形成中受到中国工艺美术风格影响,比如家具上的螺钿工艺。罗可可风格显示一种悠闲、轻松;罗可可的曲线符合螺旋线的美。

19世纪女装风格的历史分期。

1、 帝政时期

2、 浪漫时期

3、 克里诺林时期

4、 巴瑟尔时期

5、 欢乐的90年代

巴瑟尔风格:

19世纪70年代法国女装所流行的一种裙撑风格,用金属丝做成的裙撑骨架直接系在后腰部分,凸起的结构使得裙撑在臀部翘起,整体的服装造型为挺胸、收腹、翘臀。

中国古代服饰的特征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文化特点?

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对服饰形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儒家视现世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以“礼”、“仁”为中心,将维护宗法社会尊严的等级制上升为服装创意的主题,服用功能几乎被社会功能所代替。

二、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审美思想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便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晋时期,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生动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意识。

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

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因此,明朝在服装上盛行绣吉祥图案。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三、“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

一、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特征概述

要想比较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区别,就应先弄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征。

1.中、西方文化的特征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与此相对,西方文化是以围绕着地中海的北非的尼罗河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南欧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 西欧诸国经过在中世纪的发展和拜占庭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与远东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生存着众多的种族,存在着性格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跃动的、积极进取的性格特色。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前者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繁荣起来的,具有相对单一而鲜明的个性特色,属个体发生性质;后者则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环境中,由多种文明相互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移动而形成的,具有混合性特色,属系统发生性质。

2. 中、西方服饰文化特性

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必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⑴ 不同的衣料文化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葛、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来织布,而且早在69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

与中国发达的丝绸文化相比,古埃及则主要是亚麻文化,两河流域主要是羊毛文化,印度是棉文化的发源地。

⑵ 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

对于服装的功能,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认识和侧重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易·系辞下》中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把穿衣局限于保暖或装饰的功能,而更加关注的是其“治国安天下”的社会伦理功能。

西方在这方面就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虽然古罗马人也曾十分重视衣服对于身份的表示,封建时代也曾不断推出各种服饰禁令,但大多是一些奢侈禁令,而更多注重的是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⑶ 不同的着装观念

在着装观念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对肌肤严密地包藏和掩蔽,中国服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一种“包”的文化,既不能“显露”体形,更不能随便“裸露”肌肤。

与此相对,西方的服装则不同,西方的衣服都非常写实地,甚至是夸张地表现人的体形,尤其是自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时代以来,更是十分“露骨”地“强化”男女两性在体形上的性别特征,不仅想方设法来“显露”两性这种外形特征,而且不断地扩大裸露的面积和部位(尤其是女装)。

中国服装的含蓄性和写意性,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计白当黑”的、“虚无飘渺”的、“神秘”的、“意象”的或“象征”的世界,是人们意念的一种“表现”;而西方服装的直接性和写实性,则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逼真的世界,是人的肉体形态的一种“再现”。

这一虚一实,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哲学观和价值观,也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观,表现在服装的裁制方面,就形成鲜明的两大体系:即以直线裁剪为中心的中国服装文化体系和以曲线裁剪为中心的西方服装文化体系。前者造就了一种“自然的”、“平面化的”服装形态;后者则创造了一种“人工的”、“立体化的”服装形态。前者是“一气呵成”的,充分保持布料原貌,结构十分单纯,是“非构筑式的”;后者则根据人的体形把衣服“解体”,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件,分别完成这些部件的造型后再组装起来,结构复杂,是“构筑式的”。前者充分尊重人的存在,衣服造型依赖于人体才能完成其最终的造型,成型程度较低,多属“半成型类”;而后者则往往无视人的存在,衣服本身就是一种“人形”的“壳”,许多时候是强迫人去适应这个人造的“壳”,其成型程度较高,多属“成型类”。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极的;而后者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改造自然和“人为”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是相对积极的。

⑷ 不同的着装方式

从着装方式上看,中西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衣服自古以来就以上衣下裳为特征,前开前合,多用带子固定衣服,穿脱方便;而西方的衣服则从披挂式到贯头式,再到前开式,形式多样。多用饰针或扣子固定衣服(尽管西方的扣子是从亚洲学来的),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穿着技巧。

6.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特征

一、先秦时期古人服饰

我国商周时代的古人所穿着的服饰,一般是上身穿“衣”;下身穿“裳”,所谓的裳就是裙。

秦汉时代的古人服饰多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较深,其中三品以上的官员要穿着绿袍,而普通人一般着白袍。

二、汉朝古人服饰

汉代比较富足的人家一般多穿绫罗绸缎制成的华丽服饰,而普通人家所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穿的是粗布衣服。

三、魏晋南北朝古人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多发,民族融合较多,大量的胡人入住中原,因此胡服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服饰。

7.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特点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

自2月6日起,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共展出近130件(套)文物,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还配以了40余件(套)辅助展品。

展厅以紫色作为主色调,配以淡紫、浅灰辅色进行高度统一。除了大量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这次展览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作为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92岁的孙机先生也来到展览现场。这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服饰发展史,中国服饰源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先民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此时已经出现,中华服饰文化由此发端。

商周时期,统治者推崇“礼制”,使服饰的等级区分系统化,后世相继沿用。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对服饰有较大影响,这时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

秦汉时期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成为大一统王朝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冠制从属于服制,是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民族融合的同时也伴随着服饰的革新。南朝保留下来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各少数民族,而后者服装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中华服饰文化取得了新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古代服装发展的重要时期。隋代对汉魏冠冕仪制的恢复,为唐代服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唐代疆域广大,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都促使服装发展空前繁荣。当时的长安等城市居住有大量外国人,服饰上吸收了胡服的部分特点,发展出款式新颖、色彩绮丽、图案丰富的唐代服饰。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动乱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程朱理学”占据了宋代的思想统治地位,影响了宋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在服饰上表现为一种简朴、内敛的倾向。与此同时,与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皆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以补子、纹样、佩绶、服色、牙牌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由于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统治者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均具有明显的满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从整体上看,这场服饰展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服饰形制及其背后所包含的服饰文化,可以概括地阐释了我国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新石器时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为髻是我国服饰演变的原点,战国时期发生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深衣流行为结果的第一次服饰大变革;从南北朝到唐代,我国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的复合系统,这是我国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是为我国服饰史上第三次大变革。

8.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的现代应用市场

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和等级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前221年),冠服制度则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的等级制度。按照《周礼》规定,举行祭祀大典或朝会时,帝王和百官必须身着冕服或弁服。它的具体形制因穿戴者身份的尊卑贵贱不同而各有差异。这个时期服装的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上衣大多为小袖,长到膝盖,下裳为前后分制,两侧各有一条缝隙,腰间用绦[tao涛]带系束。

战国时期,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是将原有的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衣服(有些像后世的连衣裙),因“被于体也深邃”(意思是遮蔽身体的面积大。见《礼记·深衣》)得名。胡服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一般由短衣、长裤和靴组成,衣身紧窄,便于游牧与射猎。赵武灵王为强化本国军队,在中原地区首先采取胡服作为戎装。由此,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至东汉明帝时,始参照三代与秦的服制,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的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它基本上可以分为曲裾与直裾两类。曲裾就是战国时的深衣;直裾又称襜褕,除祭祀、朝会外,其他场合均可穿着。汉代服饰的另一特点是实行佩绶制度。

汉代妇女一般都将头发向后梳掠,绾成一个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此外贵族妇女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奴婢则多用巾子裹头。汉代妇女的礼服是深衣,与战国时的不同。还有穿襦裙和裤(大多仅有两只裤管,类似今天的套裤)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