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转的起源
中国东北,东北二人转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二人转的根
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求二人转的种类和资料
“二人转”也称“蹦蹦”、“唱蹦子”、“吉剧”。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式曲艺形式。“二人转”产生并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深受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人转”的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极具地方特色。音乐唱腔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融合北方地区戏曲唱腔而成,高亢嘹亮。它的舞蹈主要来自东北大秧歌,同时还吸收了民间舞蹈、武术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它的表演特点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最主要的一种是一男一女两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第三种是演员以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其中以第一种演出形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型,所以当地群众统称之为“二人转”。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保护、扶持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多次组织老艺人传授技艺,并对“二人转”的剧目和表演形式做了改革,剔除了一些低俗的成分,促进了“二人转”的继承和发展。现在,“二人转”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民间艺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