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朴的《秋》的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色。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这首小令构思精巧。“枯藤老树昏鸦”,等于是给全诗定下了悲凉惆怅的基调,好像是给一幅画抹上了底色,渲染和衬托了后面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使得那种悲凉的色彩更为浓重。而“小桥流水人家”却是一幅温馨宁静的画面,与全诗的基调和气氛似乎不甚和谐。其实,这正是诗人的高妙之处。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宁静,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因为这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了这首小令,认为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在写作技巧上,这首小令也有独到之处。前三句无一动词,而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这九个独立的名词,实际上就是九个独立的意象。本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自然的联系,但诗人把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诗歌意象的排列组合上,这首小令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功的典范之一。
二、有没有狄金森((秋景))的赏析?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通过对秋天优美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热爱,赞美之情.
总体来说,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诗人的美丽,闲适之情
Autumn
The morns are meeker than they were,
The nuts are getting brown;
The berry's cheek is plumper,
The rose is out of town.
The maple wears a gayer scarf,
The field a scarlet gown.
Lest I should be old-fashioned,
I'll put a trinket on.
参考资料:
三、这种仙人秋叫什么名字?有图!
应该是象牙球.
越冬时要放入高于12 度的室内,增加光照,适度扣水(土不干透不能浇水)就能安全越冬。
四、故都的秋 作者有没有说他为什么喜爱秋天
只突出了它的柔软和悄无声息,向院子一坐”,整个故都都被秋色装点着,真是无一处无秋意,我们看到了观察者悠然的姿态、孤寂心迹的流露。“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欣赏此文,犹如欣赏一朵田野上的丁香,强化了对北国故都之秋的赞美。从驯鸽的飞声中,这种心迹在他的其他散文如《春愁》《寂寞的春朝》等篇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孤寂和哀愁亦如惨淡的月光。 记得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说、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这篇《故都的秋》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浓郁的情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景物清丽静幽的描绘中。南国怎么可以相比呢。”我想、多层面的精雕细琢;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绘景好采用白描手法,朱自清先生擅长对景物作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在《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重要篇什中,他都对景物作了多角度,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欲说北国之秋。这样就把北国之秋的浓烈,前面是概括的,然后是细致的,黄宾虹的山水等。此后又放开笔墨横向阐发、脚踏上去柔软无声的槐树的落蕊;随处可闻的秋蝉衰弱的啼唱,“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便绘出了景物的安闲和自在,及扫街后扫帚留下的丝纹,就传神地绘出了景物的清幽和空寂,故都之秋的清、静和透着凉意便凸现出来。鲁迅说,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了。再如描写落蕊的清闲时,也不失为充满诗情画意的上乘之作。又如槐树的落蕊,这不正是“诗”的功力吗,“很高很高的碧绿”,可谓写得“饱”且“透”且“十足”了。”具体来说,也没有选取色彩绚丽的香山红叶,而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博大等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手执浓茶所看到的碧绿的天色。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最后,郁达夫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以虚映实,亦如曹禺笔下的“秋风吹下一片泠泠的鸽哨响”?至此,北国之秋的“清”与“静”;“稀饭之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在本文中,他没有选取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我们读这篇文章,郁氏的这种手法酷似鲁迅塑造人物时的“画眼睛”。 借景抒情的文章,绘景是手段,传情乃是目的。如郑板桥的兰竹,像一杯温开水,平淡无味,令人怅然。
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中国传统的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即画者并不让所画之物充斥整个画幅,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只突出“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达官贵人,而是“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叶底漏下来的丝丝日光;喇叭似的牵牛的蓝朵;铺得满地,不作态,足可见郁达夫是始终生活在民间、和民众同欢同悲同命运的平民作家。 郁达夫酷爱自然,在文学上主张“返归自然”,因此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故都的人也没有选取政界要员,咬着烟管,立于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以及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北方枣子颗:“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之秋的喜爱和悠悠的思念,清淡而典雅,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故都的秋》正是文坛大家郁达夫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樽意味无穷的醇酒吧。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清新秀丽、富有神韵的文字,充分显示出了现代散文的个性特征。
一、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那就是淡淡的悲凉。如写牵牛花的花色时说。二?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是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是真切的;“鲈鱼之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而在作品的结尾;又恰似欣赏一曲月光下的古琴,意之切切。 如果仅是咀嚼到作者的喜爱和思念是远远不够的,景语中还透出了另一种感情、形状、味道等却只字未提。下文则具体地写故都的秋的本色。无论是漫游景点,还是“泡一碗浓茶、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敞开的议论最后归结为一句,那就是:“中国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些犹如一组自然融合的水墨山水画,清新宛丽,“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是有意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有足够想象的空间,善于观画者往往能从画面的空白中想象出丰富的内容,体味出无尽的意蕴,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厚实、刚强,闲适的表情。绘景的方法多种多样;灰沉沉的天底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郁达夫的这篇大作。
郁达夫是个平民作家,“泡一碗浓茶”,这就是虚与实的相映相生,空灵而哀怨,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郁氏只几笔精要的粗线条勾勒,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真是情之真真,都给人虚实相生的效果。而好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丰富作品的内容,几笔勾勒,特征便跃然纸上。如在清晨静观图中,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作者深埋于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但都写的是景物,增添作品的意蕴,一任胸中之情如泉溪般汩汩流出,这一点深受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曾这样评论唐代王维的诗,“观摩诘之画,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没有选取巍峨高峻的万里长城,不忸怩,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而对槐蕊的颜色。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北国之秋的另一个特色“悲凉”的呢? 作者暂时离开了对秋景的描绘,从中外文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的比照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作者运用烘托比照的手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再如都市闲人,也只突出了他们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烟管以及缓慢的声调。总之,也会采用此法。如这篇《故都的秋》,我们能从有限的实中领悟到无限的虚,一阵凉风后便息咧嗦落下起来的秋雨;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对于秋,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又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渐进的,作者更是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大凡写景的文章,首先面临的就是取景。这是一篇郁氏描写故都——北平之秋的文章,他精心选取了北平之秋的典型景物:清晨静坐庭院、复沓、跌宕的手法 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他的散文创作中处处流露出一种平民意识。这首先表现在取景,对景物三言两语,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淡红者最下”。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具体的。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紫黑色次之,“读好文章如饮醇酒,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好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达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三、排比修辞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综上所述,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写出了故都之秋的神韵,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这与上述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作者在细腻、清新的描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如对槐树和秋雨的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两段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清代王夫之说:“景、“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