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们用什么书包?
80年代的书包是由麻布做成的,看着方形款式,设计也简单,放书本的地方是方形的小巧款式,在添加一个翻盖设计,书包带子也是简单的单肩斜跨包款式,很简单的,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物质提高后的材料工艺更加丰富多彩多样,极大满足了现代学生的要求,80后的书包有空拿出来,过过时代瘾!
上学时买过现如今消失的东西有什么?
我是80后,接近90的那种。我上学的时候买过的东西,太多现在都没有了。还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品。我随意列举几样吧!
1.小霸王游戏机
小霸王游戏机
那应该差不多在初中的时候,我央求老爸好久,才在达成老爸要求的学习成绩后买的。那时候一堆小伙伴,轮流玩,看谁玩得好,玩得久。那时候的游戏卡有:忍者神龟、冒险岛…
2.连环画小人书
连环画
这东西现在好多人高价回收。那时候看的可带劲了,上课偷看,和人换着看…现在书店是看不到了!
3.蛤蜊油
这不是玩的,是护肤品。那时候冬天用的,防止手裂的!
4.磁带
想想大概在高中时代,那时候的小虎队都还很年轻,还有SHE等等
5.随身听
我指的是那种放磁带的随身听,那时候和老妈说用来听英语的。然后,英语磁带没有听几次,歌带却存了一大堆!
6.随身听电源
这个是和上面两项一套的,犹记得那时候腰带左边挂着随身听,右边连着这电源,可洋气来着。这电源还带一个灯,夜里闭灯后,躲被窝看小人书!
这个很多哦!上学时吃的小零食呀
1 大大卷
一种泡泡糖,卷起来放盒子里的。想吃就从打开盒子,撕一小段下来放嘴里嚼。
2、小当家方便面
一种直接干吃的方便面,当时很多人买小当家就是为了集齐水浒传108好汉的人物卡片。
3、咪咪
咪咪虾条依然在售,不变的包装,不变的价格,受到无数零食爱好者的青睐
4、跳跳糖
小时候校门口都有卖的跳跳糖,放一些含在嘴里,感受到糖在舌头上不停地跳,那种感觉特别过瘾。
5 西瓜形状的泡泡糖
一个塑料的桶里面有很多这样的糖,还是很多颜色的,每一种都是不一样味道的,里面有酸酸的味道,可以嚼很久,但是时间长了就硬了
6 仔仔裤
酸酸甜甜的还有很多口味
1、书包
那时候我们的书包没有现在造型多、图案多、颜色多等,这款很怀旧的绿色小挎包,军包,让你想起在校园里的生活,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走在阳光下是多么的亮丽!
2、作业本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一直在用这种作业本,家里买了很多很多,到了高中即便交作业已经不用它了,但是还把剩下的当草稿本用,可惜现在全都没有了,当时还有一种黄皮儿的,我在草稿本上随意写的画的东西比作文有意思多了。
3、80后教科书
图片中这几本书都是我上学时用过的,我父亲习惯保留一些老东西,这些书现在还囤积在我家阳台。还记得第一次上《代数》课前的激动,因为之前小学、初一上的课全都是语数外,而代数听上去就那么高级,好像包含了更深刻的道理似的。
4、自动铅笔盒
实际上当前淘宝上买新出的自动铅笔盒,也和90年代的结构差不多。当年我的小学老师对这种类似于玩具的东西深恶痛绝,看见有人玩儿就没收,也不知道是后来还给那些同学们没有,我小时候没有用过,很羡慕用过的同学们。
5、小人儿橡皮
这种橡皮味道很香,但只能维持一周,还很爱粘在铅笔盒上,擦起铅笔字迹来很干净,比那种恐龙橡皮等样子货要实用多了,现在文具店还能买到。
6、老式的日记本
这种款式的日记本可能70后更熟悉,80后的孩子到了会写日记的年龄时各种风格的笔记本已经风靡文具市场了,这种老气横秋的基本没人会买,只能再上二三十年才能在收藏市场焕发第二春。
7、怀旧饭盒
小学中午放学后同学们分成两类,80%的同学都排路队回家,还有20%的同学因为家远只能留在学校,他们早上从学校带饭,交给食堂,中午放学时饭已经用蒸锅热好了。我是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的那一拨,相当羡慕能天天中午在学校热饭吃的小伙伴,觉得那种特权,那种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感觉特别好。
8、珠算盘
小学时候有珠算课,每个小童鞋基本都会买个,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在那个年代,计算器还是比较高科技的玩意,根本没有或者买不起的,珠算的学习也是我们的一大兴趣爱好呢。其实,老一辈人对于算盘的运用和掌握的熟练程度基本上相当于现代人对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一样,承载着许多的智慧。
热
土豆男神你好,本人现在东城和平里有一套三居,房子有商业贷款280万,一个地下车位(估值26万),现自有资金180万,想公积金贷款80万投资一个小房子,总价250或270左右(房子合适可以考虑卖车位)夫妻年收入税后三十万,现金流不行,现在房子月供1.7万,想租金覆盖公积金月供。目前主要意向是常营38平的开间,主要考虑离通州不远,有天街,感觉发展空间不错,。现求助,一、苹果派是否可行?有看过和平里朝阳的砖角楼南里北里,长阳的首开熙悦山69平,还有生物医药基地的金融街一居,有的房子太老有的又太远。我这个资金预算还有什么合适的投资的小区?最好选出最优一二三。二、现苹果派38平有一套满二北向开间,中间层,报价254,估计245以内可以成交,原值一百多万,如果公积金贷款只有契税。问,这个价格是否合适?可以出手了吗?新政阴阳合同是否有影响?如果尽量规避风险?三、卖家希望买家出70来解抵押,可以网签之后给,是否有风险?如果尽量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四、如果以后需要变现,买这种不满五的房子,原值压低,会不会以后不好出手?因为是不唯一的房子并且做不了唯一,原值低的话会不会产生大量的税,我是否应该考虑满五唯一的房子?目前就这一套满二的在售,是否该再等一等。非常感谢
还记得磁带吗?它是一种储存媒体,跟现在的u盘差不多,是塑料带状(通常是卷起来的)。在那个年代通常用来录歌销售。受到那个年代的青年们的喜爱,它们从歌曲中听歌词然后抄到本上,近而出现了歌词本。再后来mp3流行起来,一般都是自己插内存卡的,好一点的自带内存卡。那时的计算机还没有流行起来,下载歌曲都是到店里面去下载,一首歌一收费。还有大头贴,小编还记得当时自己一下课,就被小伙伴们拉到大头贴机器哪里,几个人一起对着机器摆剪刀手,拍下几张照片。每个人都把它贴在MP3上面,成为我们独特的标志。
当时没有电影院也没有电视机,夏天的时候,通常会有人到村子里放电影,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小马夹“从各个家里往那里赶,那里的人很多,所以小贩都会聚集在哪里,吆喝着小豆冰糕、牛奶冰糕吃了不发烧。小孩一般都会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一个,父母要是同意了,那这个小孩会很安静的在父母旁边坐着,直到抵挡住困意,睡下去。
杂志儿童文学。现在有人在看吗?这本杂志号称适合9~99岁的人看,我有个朋友到初中毕业还在看,被嘲笑过了几次后就没有看过了。小编还记得有一年的中考语文阅读文章就来自《儿童文学》某一期的卷首散文,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印象较深的有《不夜城》、《美丽世界的孤儿》。小时候看的漫画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见过,像最喜欢看的《鸡皮疙瘩》、《小哥白尼》、《三毛流浪记》等,《三毛流浪记》后来还被拍成动画了,现在已经不播了。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金龟子、红果果、绿果果,不知道陪伴了多少人度过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