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恨歌词民间小调?
一恨父重恩,
父亲给了孩儿的身,
儿女来到世上,
父亲乐开心.
见儿三分喜,
有了接续的人,
自从儿生下来,
重担担在父亲的身.
二恨父重恩,
你把孩儿当成命根,
将儿抱在怀内,
天天把儿亲.
冬天怕儿冷,
夏天怕雨淋,
怕儿冷怕儿热,
时刻挂在心.
三恨父重恩,
孩儿病了疼在父亲心,
东街去抓药,
西街把大夫来寻.
顶着星星走,
冒着风雨淋,
儿的病体见了好,
老爹你才安心.
四恨父重恩,
教育儿女费尽了心,
教儿要学好,
长大不当无用的人.
望子能成龙,
大街小巷把子寻,
看儿子做功课,
老爹乐在了心.
五恨父重恩,
儿长父欢心,
买来纸和笔,
又把书包拎.
送儿去上学,
希望寄托在儿身,
盼儿快长大,
盼儿快成人.
六恨父重恩,
你为孩儿处处操心,
三更起半夜眠,
怕儿子受寒贫.
口挪肚子攒,
舍不得花一文,
恨不得抓把黄土,
把它变成金.
七恨父重恩,
孩儿在外爹爹担心,
嘱咐儿车前马后,
处处要当心.
儿若是回来晚,
老爹心急如焚,
站在街前把儿盼,
盼儿早回家门.
八恨父重恩,
儿上大学爹爹欢心,
为了供孩儿上学,
急的爹爹头发昏.
亲戚家去借钱,
不够又登朋友的门,
为了儿圆上大学梦,
低三下四也甘心.
九恨父重恩,
你为孩儿操碎了心,
为儿去还债,
累得爹爹病一身.
走路把腰弯,
迈步两脚沉,
满头是白发,
脸上尽皱纹.
十恨父重恩,
儿不争气爹伤心,
恨儿不成材,
恨儿不成人.
爹爹你别流泪,
听儿说句话,
从此定回头,
重新来做人.
二、关于《校园见闻》的一篇作文
放学的铃声打响了,老师宣布放学了,我眨巴着眼睛,似乎在回味老师讲得内容。然后,我和同学们背着书包,轻松地走出教室。走出了学校的大门,在出去后,我看到了一幕——
一个妈妈在接她的孩子。她看上去非常着急,在教室的门前,等着她的孩子,我不禁有一些奇怪,她怎么能在教室的门前等孩子呢?这样影响老师讲课呀!终于放学了,她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不一会儿,从教室里面,走出一个小男孩,他斯斯文文的,不紧不慢地出来。他的妈妈一见他来了,马上冲了过去,从他的身上拿下书包,背在自己的身上,并拉着他的手,走出校门。
我和他们是一路的,所以,我有机会来探个究竟,孩子一出校门,马上就不走了,那个妈妈马上从她的口袋,里掏出五张一元的人民币,那个孩子拿了钱,就往小店里转。不一会儿,他的两手空空(钱没有了),口袋里却多了不少东西,什么“薯条”,“糖果”,“饮料”,把小男孩的袋子都塞满了,还有两瓶水,在他妈妈的手里,男孩边吃边喝,快活的很,有时候,他吃东西,就停住了脚步,他的妈妈干脆把小男孩抱着,让他在自己的肩上吃东西。
我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地想:这个小男孩怎么能这样呢?第一,要自己背书包,现在你的爸爸妈妈给你背书包,等到你上大学了,你的爸爸妈妈还会给你背书包吗?第二,不应该乱花钱,钱是你的父母不辞辛苦,用血汗换来的,你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地花钱呢?如果钱是你自己挣来的,我没有话说,但钱不是你挣来的,再说了,这些东西又不能吃,都是小店为了赚钱,而批这些虽然便宜,但不能吃的东西。不过,他的妈妈也不对——她不应该这样的宠她的孩子,因为“惯子如杀子”啊!
我希望再也不要看见这样的情况了,也希望父母们,不要一向宠着孩子;更希望所有的孩子,在青少年时,养成一个好习惯。
三、一季风雨的阅读答案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答:慌忙 关心 省略
2、用“ ”划出文中前后呼应的一组句子。
答: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与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
3、“边缘”的“缘”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缘”还可以组词为?
答:音序查字法先查Y,然后再查音节UAN ;部首查字法先查
先查部首纟 再查9 画。“缘”还可以组词为缘故\缘由\缘分.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①“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家里的稻谷也要收割)
②文中“我”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 到后来的“不安”,再由“不安”到最后的(悔恨)。
5、看着窗外无情的滂沱大雨,念着雨中的父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根据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想法。(不少于30字)
答:我的内心一边为自已的自私想法而愧疚万分,一边又要担心在雨中赶路的父亲.
6、文题中的“一季风雨”仅仅是指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吗?还指什么?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还指那场雨让我明白到了父亲的爱,也认识到了我自已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想法,我经过了这场雨的洗礼变的成熟起来。
7、父爱,是抛下紧张的收割陪着孩子踏上返校的路;父爱,是对孩子偶尔一次犯错的宽容……父爱,是(可以为了孩子、为了家里的收成,义无反顾地踏上风雨交加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