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如挂笺、挂千、挂签、挂钱、吊钱、喜钱、红钱、吊笺、喜笺、红笺、门吊、门花、门钱、门旗、花纸、彩飘、年彩、门市彩、报春条、吊千儿……门笺是传统的春节门楣吉祥饰物,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呈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人们在除夕或元旦将门笺贴挂在门楣上,以为新年的节物。
自古以来,贴门笺这一民风民俗十分盛行,成为新春佳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用意是祝吉纳福。
门笺一般于除夕张贴,一门5张,颜色各异,贴于门榍,由左至右次第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小红)、五兰(或紫),形状为长方形,由膛子、边框、穗子三部分组成。
门笺的膛子分两大类,其一由花卉、鸟、凤、兽、虎等纹样组合,其二由文字组合,如新年庆有余,万象更新等。
门笺的起源、发展,始终演绎着避祟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后汉书礼仪志四》云:“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同书《祭祀志九》又云:“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汉代迎春礼仪,每逢立春日,都要迎春于郊外,祭祀青帝句芒,百官着青衣青帻,立青色幡旗在城门口,以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年丰民阜之意。
至魏晋南北朝,民间形成剪彩燕、贴宜春的习俗。
西晋傅咸《燕赋》中云:“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之字。”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一《附说》云:“立春多在此月之初,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以戴,贴宜春之字。
”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云:“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当时宜春已贴在门楣上,唐人韦庄《立春》诗云:“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
大概在唐宋之际,民间在门楣上贴春幡,以代青幡,并蔚然成习。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云:“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
”这当是门笺的原型,意在迎春纳福。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云:“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于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清代《杭州府志》亦云:“琳宫梵于宇,剪五色纸形如旗脚,贴于门额,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语,再有之,曰门彩,亦名斋牒 ,彩笺五张为堂中凿连线纹,贴梁间以压胜,曰挂笺。
”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时令类》诗云:“桐城好,元旦贺新年,大族中堂悬福字,小家单扇贴春联,处处挂门钱。”清人蒋士铃《花钱》诗亦云:
郇公云五色,习傍孔方家。
舞共青幡出,飘同彩燕斜。
门楣增气象,蓬毕借光华。
难买东风性,终防等落花。
“家家门悬镂文红胜”(《金陵琐志炳烛里谈》)为的是迎春纳福,烘托新年喜庆气氛,正如杨宋人诗所云:“挂门笺纸扬春风,福守门神处处同。”
从《后汉书》记载的青幡到唐宋时的“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幡’贴于门楣”,再到清代“处处挂门钱”为“门楣增气象”。
门笺已形成今天的式样,其功能是祝吉纳福,内容均是吉祥的。“福”字是门笺中出现最多的字符,门笺中间为镂空“福”字,周围分别由万字纹、鱼纹、水波纹、花瓣纹、蝙蝠纹、孔钱纹、菱形纹、网格纹等组成,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祝福门笺吉祥如意,亦生生不息,永远美丽。